当AI从工具属性向伙伴角色进化,智能体正在重构人与设备的交互逻辑,并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。在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(HDC2025)上,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与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,标志着鸿蒙生态正式迈入 "智能体时代"。
一、鸿蒙智能体框架:定义智能交互的底层规则智能体在系统中相当于一个独立的 “智慧单元”,需要一套清晰明了的规则来规范它如何被调起、怎样被调起、与其他智能体怎么协作。发布的《Agent时代,鸿蒙应用生而智能——鸿蒙智能体框架白皮书》明确了在鸿蒙系统下操作系统、鸿蒙应用/元服务与智能体的交互和协同范式。用通俗易懂方式来说,鸿蒙智能体框架(Harmony Agent Framework,HMAF)是鸿蒙系统调度智能体的“交通信号灯”。
全新的鸿蒙智能体框架通过系统级AI能力赋能应用,形成 "源于应用、服务应用" 的共生逻辑。作为全场景终端设备的系统级交互入口,系统级小艺成为鸿蒙应用/元服务与鸿蒙智能体"调度员"。就实际使用来说,当用户一句话呼唤小艺以后,小艺需要分析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智能体进行精准的服务匹配,理解更高阶的用户意图并精准触达,完成更多任务闭环,实现鸿蒙智能体与应用和元服务共生共赢。
展开剩余72%不光是用户更方便使用AI,鸿蒙智能体框架提供的智能体全新交互、智能体协议升级、智能体高效开发、智能体安全可靠等核心框架支撑,也能让开发者应用Agent化更便捷、高效。
二、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有何用?如何又快又好地打造鸿蒙智能体?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应运而生,从开发到运行到运营,全面赋能鸿蒙智能体开发。
低门槛开发: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提供50+鸿蒙系统插件,通过意图框架升级兼容MCP工具,即使是新手小白,也能通过自然语言对话,创建智能体的工作流,将原本复杂的智能体开发拆解为 "搭积木" 式操作。
多元开发模式:为满足开发者不同场景需求,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支持LLM、工作流(workflow)、多Agent(A2A)等多种开发模式,让开发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开发模式。
系统级分发:鸿蒙全场景设备系统级入口分发,除了上述说到为用户提供更便捷、精准、连续的服务之外,开发者也从小艺对话,到小艺导航条等分发入口带来更高转化和收益,改变应用获客逻辑。
从开发端的 “低门槛+多元化” 到运营端的“系统级流量加持”,正推动万千应用从“功能载体” 向 “主动服务” 转变,全面进入智能体时代。
三、从概念到现实,鸿蒙智能体落地凭借鸿蒙智能体框架和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的优势,无论是自有应用还是生态应用,都能实现快速落地,鸿蒙智能体将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。
以华为自有应用来说,当我们打开天气APP以后,除了常规的看看今天的天气和温度,我们也能长按小艺导航条,选择天气助手智能体,不仅能提供专业的气象预报,并通过大模型文生图的技术,给我们带来个性化的图文穿搭建议,不再纠结日常的OOTD。
或者说,通过小艺对话方式,也能调起相应的智能体,而不用自己亲自打开APP。比如,跟小艺说“用音乐助手创建一个非遗歌单”,小艺就会调起音乐助手为我们创建歌单,同时还支持编辑、保存等操作。对比以往需多步点触APP的操作,如今通过一句话即可完成闭环服务。
当然除了自有应用Agent化,还有50+先锋鸿蒙智能体正在基于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开发中,覆盖航空、办公、生活、医疗、餐饮等生活全场景。就以我常用的深圳航空APP来说,以往订票、值机手动操作太复杂,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更是麻烦,而深航飞飞智能体,只需要一句就完成机票订购,在选座值机的时候,甚至能推荐观景好座。
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鸿蒙智能体——码上飞智能体,让人人可以成为鸿蒙应用开发者。通过小艺对话输入想实现的功能,智能体就能马上生成产品需求文档,接着码上飞会分别扮演AI产品经理、AI架构师和AI软件工程师,迅速开发出一个全新的鸿蒙应用。
还有更多AI厂商的专业智能体已接入小艺智能体市场,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,大大缩短服务与用户的距离,让"AI 融入生活" 照进现实。
总结HDC2025,华为用技术创新,定义未来交互。AI从“被动响应”的工具,升级为“主动服务”的伙伴,鸿蒙智能正打通智能体完整链路,携手全球开发者、企业和个人,共同开启智能体时代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